二零二四新春 ,中国传统龙年,再度翩然而至。
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,也是中华文明的文化象征。五千年来,龙一直是国泰民安和吉祥如意的祥瑞之征。
湖北省博物馆,一座荟萃荆楚文明的宝藏。其中,与龙有关的珍贵文物不胜其数:从精彩绝伦的建鼓铜座到巧夺天工的曾侯乙尊盘,再到美轮美奂的十六节龙凤玉挂饰……它们无不闪耀着千年不灭的熠熠光辉。
龙年伊始,让我们走进湖北省博物馆,开启寻龙之旅,听专家解密隐藏在珍宝中的龙文化密码,共同领略荆楚文化的无穷魅力。
在曾侯乙建鼓铜座中,龙的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,其精美的设计、精致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,令人叹为观止。
远看鼓座,涡曲盘旋的龙身,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,从底部升腾而起,仿佛可以让人感受到火焰的热度;
近看鼓座,是一条条神态各异的龙相簇相拥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似在抱团取暖,又似在引吭长啸,勃勃向上的生命力喷涌而出。
何为建鼓?
史书记载,“植而贯之,谓之建鼓”。也就是以一柱贯通鼓腔,竖立在鼓座上。建鼓一般用于军事和祭祀等重大场景中,战国时代已广泛应用。
1978年,曾侯乙建鼓铜座出土时照片
鼓座把龙纹的装饰作用发挥到了极致。
在青铜器盛行的战国时期,作为神权皇权的象征,龙纹开始被广泛应用,并且样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灵动活泼,迥异于商周铜器上凶恶狰狞的的饕餮纹,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,和浓郁的属于楚地的浪漫色彩。
曾侯乙建鼓的底座,是一个镂空的青铜龙构成的圆环。青铜的质地,增加了底座的重量,使得建鼓能够稳稳地立于地面,不会因为敲击而倾倒。
圆环之上,是互相盘旋交错的八条大龙和数十条小龙,分布在插鼓的圆柱周围,组成一个圆雕龙群。它们涡旋盘曲,向上舒卷,以明显的波浪线型,从不同的角度转向以及层次丰富的连续起伏中,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盘旋而又自由飞扬的视觉效果。
八条大龙中的主龙,曲旋蟠绕,背脊两边各镶嵌着两道绿松石,并刻有繁细的鳞斑纹。次龙和小龙均采用高、线浮雕手法雕刻,攀附于主龙身上。这些大大小小的龙身均仰首摆尾,穿插纠结,以多变的形态和对称的布局,构成极其生动繁复的立体造型。
曾侯乙建鼓铜座是青铜冶炼技术的巅峰之作,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无法复制的国宝。
更为神秘的是,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数清楚上面究竟有多少条龙。因为整个鼓足座在构造上非常精巧,龙上有龙,天然凑泊,从不同角度看,数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。曾经有一位国外游客花了整整一天时间,结果数出了108条龙,但是到底是不是108条龙,专家们也无法确定,至今,还是一个谜。
在春秋战国时期,青铜器代表着崇高和尊贵,不仅具有实用功能,更是被用作沟通天地人神的祭祀礼器。而神灵祥瑞的龙和神秘尊贵的青铜器,一旦在历史的长河中相遇相融,便以天作之合的方式,在创造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同时,也启迪后人们不停地思考时空转换的方式,以及生命轮回的意义。
时空斗转,两千多年过去,战国时期的工匠们留下的青铜建鼓铜座,依旧那么精美而神秘,而鼓座上的群龙,也以它们各自的方式,一任世间沧桑。也许有一天,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,这件青铜建鼓铜座,可能也会被复制,但中国古人的无尽智慧和神奇想象,却永远都会让世人膜拜和景仰!
114
【专家简介】江旭东,理学博士,文博研究馆员,中宣部“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”“荆楚百优”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,致力于将现代科技应用于古代文物的研究,包括:青铜器制作工艺研究、青铜器锈蚀机理及保护研究等。
记者:彭怡 曹伟 覃璐
视频:邱杨 王谦
编辑:丁依晨 余佳
设计:代甜甜
监制:王崇锟
请输入验证码